首页>>军事>>滚动>>正文

一个课目三次提高考核标准

2016-12-21 17:27:27|来源:解放军报|编辑:张倩楠

  12月上旬,第41集团军某工兵团训练场上,随着信号发出,数名道路测量手迅速完成作业,平均用时仅为以往三分之一。考核组组长、该团副团长叶方超介绍说,他们3次提高该项课目考核标准,进一步提高了官兵的实战能力。

  去年,该团组织道路工程侦察课目阶段性考核,官兵大多都能在远远低于合格标准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短短一个月集训可以达到这么高水平?”清一色的优秀成绩引起了团领导的注意。原来,传统的人工测量装备操作复杂、数据采集慢,而新装备增加了“一键式”自动测量功能,大大简化了操作流程,提高了数据采集速度。

  “老标准考新装备,看似成绩提高,实则并没有发挥出装备的最大性能,反而容易让官兵骄傲自满、疏于训练。”该团党委“一班人”感到,装备更新换代,考核标准不能裹足不前,他们把该课目列入专攻精练项目,并在多次论证后把标准提高。不久后,当该专业大部分官兵成绩再次普遍达到优秀时,团领导慎重考虑,又把合格标准再次提高。

  苦练本领不容易,如此严格是否不近人情?已经达到规定的标准,何必如此较真?个别官兵有了看法,就在大家议论纷纷时,一次兵种合成配属演练敲响了警钟。那天,友邻部队某型战车刚更新换代,机动速度大幅提升。如此计算,留给道路分队工程侦察的时间大幅缩短!尽管他们心急如焚,还是因为耽搁了时间,演练惜败。

  看来考核标准离实战还有差距!该团官兵把这项课目的考核标准提升到接近极限,还探索出了夜间战术、战损减员等情况下的使用标准。不仅如此,他们还成立攻关小组,把新近配发的装备器材纳入考核范畴,革新考核标准,修订训法战法;积极联系其他兵种部队,在实战化合成演练的“战场”上共同检验、探讨和修订各项课目和战法标准。

  考核标准“水涨船高”,倒逼官兵把打仗本领练到极限。据悉,该团近9成《军事训练与考核大纲》中没有规定考核标准的非战装备实现了标准化考核,有力提升了官兵应急应战能力。

  战斗力建设绝不能“留一手”

  ■王通化

  编辑这篇稿件时,笔者忍不住为第41集团军某工兵团的做法喝彩。理由有三:

  一是为他们的“对表意识”喝彩。1个课目3次提高考核标准的背后,是该团不断与战斗力标准“对表”的结果。标准高不高,不是领导说了算,也不是教材或大纲说了算,只有拿到战场上“试试水”才知道。

  二是为他们的“体系意识”喝彩。因为一个装备换了,整个课目的考核标准随之提高,该团穿“新鞋”没有继续走“老路”的背后,是可贵的“体系意识”:装备是部队战斗力体系化建设的一个重要节点,装备变,则体系变;体系变,则标准变!

  三是为他们的“清醒意识”喝彩。对于很多部队来说,考核成绩就是“面子”。该团官兵次次考核都是优秀,可谓面子十足。可他们偏偏不要这个“面子”,一次次提高考核标准,是认准了这样一个理:离开了实战能力这个“里子”,再好的成绩也只是“外面光”。这告诫我们:战斗力建设是一个实打实的“里子工程”,绝不能为了脸上好看,就动辄自欺欺人“留一手”。

  (原标题:从新装备下发到全员优秀,再到演练失败从头再来。第四十一集团军某工兵团——一个课目三次提高考核标准)

标签:
返回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