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部战区陆军首次联训有哪“四个一”?
联合训练是一场“化学反应”
——从“南部·陆域-2016”联合实兵演习看新体制对联合训练的撬动效应
■特约记者 欧阳治民 记者 马飞通讯员 肖驰宇
在联合训练这件事上,何教茂如同长跑路上的一名运动员——满怀热情、不弃不馁,受个挫,绊一跤,起来拍拍身上的尘土,仍坚持不懈跑下去。
从上尉到大校,从原广州军区司令部军训部的一名参谋到现在的南部战区陆军某训练基地司令员,他在这条路上跑得执着而辛苦:20余年来,他虽然使出了“洪荒之力”,可目标总是若即若离、若远若近,难以真正接近。
2016年的秋天,他终于看到这场“马拉松”的胜利曙光。南部战区陆军在红土高原牵头组织“南部·陆域-2016”陆空联合实兵演习,作为演习执行导演的何教茂欣喜地发现,自己盼望多年的联战联训愿景,借助联合作战指挥体制改革之机,正从过去的“物理组合”走向“化学反应”,在一次冲破阻隔、尽情释能、涤荡尘埃的“燃烧”中,展现出新的姿容形态、气质神韵。
这是战区新体制成立后,由南部战区陆军牵头组织的第一次联合演训,是拓展联合指挥体制试点、破解陆军联合现实难题、提升部队联战联训水平的重要行动。该战区陆军领导用“四个一”评价这场演习:这是一次陆空联合的大探索、一次实战标准的大实践、一次训风演风的大考验、一次思想观念的大转变。
查一查:“不是问题的问题”还有多少——
过去将“联不了”归咎于体制,如今体制变了,我们是否用好用足了“改革红利”?
“加个微信吧?”
初见南部战区陆军参谋部参谋钟文相,他便与记者互加了好友。
“陆空之间的通信,就好比我们互加好友。”采访中,这位“老通信”突然用了这样一个比喻。
数据“通不了”,是困扰和制约陆空联训的“老大难”。此次联演,钟文相所在的信息保障处,组织协调陆空装备生产厂家的专家联合攻关。一查,发现“通不了”既有硬件的原因,也有软件的原因。但只需想办法改个参数、“搭座桥”,语音通、态势通的一些问题就有了初步的解决路径。
“我们所做的技术工作并不复杂,就好比在手机上安装一下微信、申请一个微信号,然而再加个好友,彼此就能发信息、刷朋友圈了。”钟文相说。
钟文相所说的“发信息、刷朋友圈”,指的是陆空之间的态势共享、数据互通。陆空“通不了”难题的初步解决,给联演创造了新平台,带来新进步。
喊了多年的“老大难”,为什么现在解决起来变得简单了?
“说到底,是过去陆空没把对方真正当好友。”南部战区陆军参谋部训练处处长曾斌说,原体制下,军种联训缺动力、缺机制、缺监督、缺保障,组网时各做各的规划、各定各的参数,没在“联起来”上使真劲,导致简单问题成了“老大难”。
的确,困难困难,各扫门前雪必定难;出路出路,联在一起就有路。战区联合作战体制的建立,让许多“不是问题的问题”迎刃而解。
如,联合作战要求“十八般兵器”密切协同。但在过去,受制于各军种指挥链,“拐弯式”“计划式”的指挥协同方式,难以适应快节奏、多变化的战场,时常出现“你飞你的,我跑我的,他打他的”问题。
此次联演,陆空实体编设联合导演部、联合指挥所和联合任务部队,态势多方共享、指令直达军种、火力临机召唤,让“百枪合一”成为现实。
“我们常说,‘联合之难,难在体制’,过去一说‘联不了、联不好’,就归咎于旧体制。如今体制变了,我们是否用好用足了‘改革红利’?”联演中,战区陆军领导要求查一查:类似“不是问题的问题”还有多少。
钟文相解释,这类问题就像俩人加了“微信”,交流不深、互动不畅、分享不频,也只是“名义好友”“点赞之交”。
“新体制像一条高速路,不走高速走小道、不守规则乱变道、车辆性能跟不上,都难以发挥高速公路的优势。” 战区陆军领导对记者说,“新车上路”需要运转磨合,让“不是问题的问题”在体制磨合中消除,真正用好用足“改革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