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刊解析美军超级火箭炮:灵感源自喀秋莎 令俄忧心
资料图片:M270多管火箭炮试射GMLRS火箭弹。
美国《国家利益》双月刊网站3月18日刊发美国旧金山防务和国家安全专家凯尔·沟上的文章《俄罗斯为何担心美军M270超级火箭炮》称,几个世纪以来,火箭炮一直是陆战的主要武器,但直到20世纪下半叶,火箭炮才成为美国陆军武器库中的长期配置。颇具讽刺意味的是,美国陆军研发打击苏军的战地多管火箭炮的灵感,源自于战时莫斯科制造的“喀秋莎”多管火箭炮。
不同于使用火药推动炮弹通过炮管的传统火炮,火箭弹利用持续燃烧的发动机射向目标。火箭炮的上部并不是一根炮管,而是多根炮管聚在一起,仅在几秒钟内就可连续发射。因此,火箭炮比管式火炮的发射频率更快,但重新装填弹药的用时较长。
火箭炮的弱点是准确性较差。炮弹的落点可通过掌握火药威力、射弹重量和炮管长度,被准确地估算出来。不同于炮弹,火箭弹在离开发射筒后,发动机仍在工作,因此它可以自由飞行。从根本上而言,这让火箭炮的准确性较差,因此更适合对区域目标展开饱和攻击,而非对定点目标进行打击。
二战时期,苏联高度依赖火箭炮,集中了大量由卡车搭载的多管火箭炮,比如BM-13型和BM-8型火箭炮,以提供大规模火力。火箭炮极易制造,这是苏联制造业一直能设法跟上战争步伐的关键所在。
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陆军将作战重点从越南转移至欧洲的陆地战。因此,它希望提高自己的炮兵实力,并强调深入敌后进行打击的重要性。
结果,M270多管火箭炮系统应运而生。M270将12枚227毫米火箭弹集成在一个发射箱中,可在不到40秒的时间内发射12枚火箭弹。M270以M2“布拉德利”步兵战车的底盘为蓝本。履带式和高度机动的M270多管火箭炮系统可以移动位置进行发射,而且在不到5分钟的时间内就可准备就绪,移动至新的发射地点。这种“打了就跑的”战术,可将暴露在敌方反炮兵火力的时间压缩至最短。该战术利用雷达及其他技术追踪半空中的敌方火箭弹及炮弹,确定敌方炮兵部队的位置,在他们移动至新的发射地点前将其消灭。
不同于其他炮兵部队,M270并不向地面部队提供直接支援。相反,M270多管火箭炮部队将作战重点放在中远程威胁上。M270多管火箭炮系统并不攻击处于移动状态的敌方机械化兵团,而是攻击敌后目标,比如装配场、燃料与弹药库以及总部机构。同时,M270多管火箭炮也是执行反炮兵火力任务的理想选择。
(原标题:美刊解析美军超级火箭炮:灵感源自喀秋莎 令俄忧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