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筋健骨,从“兵之初”开始
不少新兵入伍前很少运动,手上有点劲都用在了敲击键盘上。武警北京市总队某师针对新兵体质差的现状,外请高人,内挖能人,夯实新兵体能根基——
“这不是遭罪来了吗?”当听说新兵入营后,每天要跑一两个3公里时,新兵杨伟江从床上蹦起来,又有气无力地瘫在床上。
这是新兵入营第一天发生的一幕。杨伟江有些微胖,笑起来眼睛眯成一条缝。但此时,听到即将进行体能摸底考核这个“噩耗”,他立马笑不起来了。
“单双杠一个都做不了,俯卧撑顶多做10个,跑步就更别提了。”杨伟江嘟囔着。
然而,在武警北京市总队某师2016年入伍的新兵当中,像杨伟江这样体质差的,不在少数。
“单杠不及格率为53%,双杠不及格率为41%,3公里不及格率高达80%。”指着新兵三营第一次体能摸底统计表,该师政治部副主任、新兵团副政委王继勇说,最近几年的新兵,普遍存在下肢爆发力弱、上肢力量不强、身体协调性差等问题。
“个性有余,血性不足!”新兵连长矫嘉伟谈起对这批新兵的第一印象,话语急促又稍许激动。
矫嘉伟回忆起新训中的一组镜头——第一次跑3公里,有几个新兵跑了不到一半就蹲在地上喘粗气,拽都拽不动;做单杠前,有些新兵使劲吐两口唾沫,攥紧拳头,憋足了劲,一副雄赳赳、气昂昂的样子,可上了杠,身子就像秤砣一样,怎么都提不上去……
“入伍前很少运动,手上有点劲都用在了敲击键盘上。”新兵白梓灏这句话,道出了新兵体质差的一个重要原因。
“不能降低训练难度,不能减少训练量,要把新兵练成合格战士,难度不小呀!”新兵排长袁志林毕业于武警特警学院,自身素质过硬,也学到不少组训方法,但看到自己要带的新兵体质那么差,不禁心生忧虑。
“怎么让新兵对体能训练产生兴趣?怎么减少训练伤?怎么真正练出效果……”一连串的问号,同样出现在新兵班长隋卓君的脑海里。
“外请高人,内挖能人。”为了体能训练,新兵五营可没少花心思,他们从青鸟健身俱乐部请来专业体能教练,还特意安排一名体能素质过硬的特战队员——裴旭然全程担任新兵体能教员。
“背屈伸8×20个,每组间隔1分钟;触足屈腹4×30个,每组间隔30秒;站立提膝6×30个,每组间隔30秒……”裴旭然递给记者一沓体能训练计划表,他说:“我们对体能训练实行量化管理,不仅对身体每个部位的训练指标有量化,对于每名新兵每一天各项体能数据都有量化统计。”
新兵五营每周都要召集骨干开一次体能训练分析会,议题只有一个:本周的体能训练有哪些问题?
“以前是‘望杠兴叹’,现在是快乐训练。”学播音主持专业的新兵康宇帅说,班长没有刻意规定每次必须做多少量,而是让他们看到自己实实在在的进步,大家训练劲头自然就足了。
“单杠优秀率63%,双杠优秀率82%,3公里优秀率95%,而且这3项考核的不及格率都为零。”记者拿到一份新兵三营2016年12月25日“结业”体能考核的统计表,成绩喜人。
“队列体能,贯穿全程。”王继勇语重心长地说,入伍训练阶段是新兵适应军营生活的重要塑造期,也是夯实体能根基的最佳机遇期,去除新兵身上的骄娇二气,才能为他们从普通青年向合格军人转变打下坚实基础。
(原标题:强筋健骨,从“兵之初”开始)